咸阳:党建引领基层善治走出平安发展新路径
“真没想到,镇里专班一出手,才三天就帮我讨回了拖欠半年的工资!”10月23日,霜降时节,陕西省咸阳市彬州市新民镇的会议室内暖意融融,务工人员李建国紧紧攥着刚拿到手的2.8万元工资,激动不已。
这温暖一幕,是咸阳政法力量为民解忧、助推平安咸阳与法治咸阳建设的真实写照。
近年来,咸阳市锚定“党建引领、法融网格、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路径,通过政法工作专班破题、法治力量护航发展、网格管理服务兜底,成功走出一条具有咸阳特色的平安建设之路。如今,咸阳市已连续五年获评全省“平安市”,群众满意度持续保持高位,法治化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2023年以来
专班聚能破难题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为破解基层治理中“力量散、响应慢、化解难”的痛点,2023年年初,咸阳市结合市域特点,在125个镇(街道)全面成立政法工作专班。专班由镇(街道)政法委员任组长,综治中心(网格化管理服务中心)、派出所、司法所、法庭、交警中队等辖区政法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旨在夯实社会治理基础,提升平安建设水平。
2023年年初,专班全面开始运行。为确保专班高效运转,咸阳市委平安办牵头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镇(街道)政法工作专班建设的实施意见》,将经济发展与平安稳定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同考核。同时,咸阳市通过专业培训为专班“强筋健骨”,率先在全省规范“行政执法过程中的精准普法工作”,实施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和“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并广泛开展“法律七进”活动。此外,在全市13个县市区开展“案例教学+实战演练”培训,邀请法官、律师现场解析常见纠纷。
实效是最好的证明。礼泉县烟霞镇专班队员通过培训,成功化解一起涉及20余户村民的征地补偿纠纷,不仅促成补偿款足额发放,还成功为村民联系到了就业岗位。
2023年,全市共排查矛盾纠纷10362件,化解率达97.2%,其中80%以上在镇街层面由政法工作专班解决,“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的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咸阳落地生根。
2024年以来
法治护航促发展
法治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2024年,咸阳市紧扣“营商环境突破年”部署,以“党建引领、法融治理、共治共享”为主线,将法治建设深度融入城区、园区、景区的营商环境优化过程。
“感谢检察机关在项目建设中提供的法律帮助,让我们少走了很多弯路!”武功县再生资源加工项目负责人由衷感慨道。
这既是咸阳政法机关“送法进企业”的常态,也是全市法治化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的缩影。
党的领导为营商环境优化提供了根本保证。咸阳市印发了《咸阳市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法规清单》,举办专题培训班195场,覆盖干部1.5万余名。市委政法委建立了政法系统市级领导包抓工业园制度和“问题”“案件”“成果”三个台账,巩固常态化联系机制、加强执法司法保障、强化政法公共服务,为企业和重点项目提供便捷服务,全力打造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咸阳市政法单位也立足职能,推出一系列护企举措:咸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咸阳市人民检察院出台《服务保障园区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建立涉企案件“立审执”绿色通道,在化解金融风险、知识产权保护、清理拖欠企业账款等方面精准发力,推行知识产权“三合一”审判,2024年审结相关案件771件,向行政机关制发检察建议回复率达100%。
咸阳市公安局充分发挥企业警务室和保卫处力量,动员群防力量,全面摸排涉企矛盾纠纷,成功化解涉企矛盾纠纷76起,有效维护企业生产秩序。
为持续深化“减证便民”行动,咸阳市司法局三次梳理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清单,取消证明事项21项,实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53项。
2025年以来
网格兜底强服务
“网格员小惠不仅帮我代缴水电费,还联系医生上门体检,比亲人还周到。”秦都区马泉街道玉泉苑社区的独居老人张桂兰,紧紧握着网格员惠冰雪的手不舍得松开。
2025年,咸阳市聚焦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将全市11911个网格精心打造成为民服务的“暖心驿站”。按照“规模适度、方便管理、界限清晰”的原则,构建起“村社党组织—网格党组织—党员中心户”三级体系,划分一级网格10329个、专属网格1582个,实现城乡社区、工业园区、商圈市场全覆盖。
一支8.2万人的“一专四兼”网格员队伍活跃在基层。“一专”指专职网格员,“四兼”则会聚了党员、法治人员、城市物业/农村乡贤和志愿者,其中包括3.3万名党员、1.4万名法治人员和1.4万名志愿者,形成了“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干”的治理格局。
服务效能的提升,离不开数智赋能。咸阳市委政法委联合市大数据局共同研发的“数智咸阳”App,整合了12345热线、政务服务等10余个平台数据,建成“社会治理数据共享资源池”,实现“群众诉求一键上报、部门联动快速响应”。推行的“红橙黄”三色预警机制,能对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等风险精准画像。今年以来,通过该平台已高效处置群众诉求4.83万件,满意率达96.28%。
此外,全市在每个网格设立服务站,提供家电维修、法律咨询、家政服务等20余项便民服务,打造“十五分钟志愿服务圈”。“情暖重阳”“法治进社区”等主题活动常态化开展,网格员组织反诈宣传、健康义诊等活动,以点滴“小服务”汇聚城市“大温暖”。
“从专班聚能到善法护航,再到网格服务,三年来,咸阳政法工作一步一个脚印,以改革创新破解治理难题,以真情服务赢得群众认可,让新时代‘枫桥经验’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咸阳市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