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 忠诚保平安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安康市2020年政法工作综述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安康追赶超越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全市政法战线聚焦“全省前列、全国一流”目标,以提升政法工作现代化水平、创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城市为抓手,统筹推动政法各项工作,安全稳定局面持续巩固,平安法治建设迈向更高水平,公众安全感连续5年位居全省第一,新时代安康政法工作在担当实干、开拓创新中再谱新篇、勇开新局。

拧紧拧牢理想信念总开关

奋力开辟安康政法工作创新创优新境界

坚守政法姓党之“魂”,补足理想信念之“钙”,深入开展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大学习大研讨大培训,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合一。以“双七机制”深化大学习大研讨大培训。统筹运用政法大讲堂、主题党日活动、县处级干部宣讲、科室蹲点调研、支部小讲堂、专题研讨、党员登堂交流等7种形式开展政治轮训。邀请省内外6名专家教授坐客“安康政法大讲堂”辅导授课,6部微电影微视频在第五届平安中国“三微”比赛获奖,“平安安康”微信公众号活跃度跻身全国前20名。以“创新创优”激发追赶超越内生动力。明确了“全省走前列、全国争一流”目标定位,提出组织层面“勇创一流”、个人层面“固本立身”、工作层面“携手同心”的具体要求,以111项任务清单锁定创优路径。紧盯“关键少数”,推动党委政法委员会委员“提站位、走前列、做表率”,重塑政法队伍风气。以“三单三函”推动学习成果转化落地。围绕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和省委《实施细则》,梳理任务清单、问题清单、整改清单407件,发送预警函、提醒函、督办函162份,建立党领导政法工作的制度机制53项,市、县(区)党委政法委员会委员全面调整充实,镇(办)政法委员全部配齐配强。以“超常措施”补齐短板奋勇争先。确立四级综治中心“硬件建设走前列、软件应用创一流、自主创新树样板”的卓越标准,以“建强制度、紧盯关键、极限传压、从严调度、死磕督导”的一系列组合拳倒逼工作落实,市县镇村2035个综治中心全部建成运行,划分治理网格13991个,录入信息数据620万余条,“四有六化”全面实现,安康市综治中心建设跑出“深圳速度”,实现了大踏步、跨越式发展。

全面打赢扫黑除恶收官战

以长效常治之策巩固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民之所怨,剑锋所指。聚焦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痼瘴顽疾,以坚韧斗志攻下“最后堡垒”,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胜利收官,转入常态化开展。“六清”行动全面落实。市委常委会会议先后5次研究部署,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3次作出批示,市专项斗争领导小组5次召开领导小组会、推进会,集中发起“六清”行动攻坚战。截至目前,全市共依法打掉涉黑涉恶组织55个,查封、扣押、冻结涉案财产1.08亿元,清理不合格村(社区)干部148名,整顿提升软弱涣散村级党组织479个。“六建”机制形成体系。坚持边打边治边建,及时总结提炼富有安康特色的领导包联、“十个一”、督导检查、考核奖励、重点管理、融合宣传、线索办理、整体联动、能力提升、以案促改等经验做法,先后建立防范整治、举报奖励、依法惩处、督导督办、考核评价、组织领导等制度机制166项,有效提升了扫黑除恶制度化、规范化水平。扎实开展“无黑无恶”创建,修订完善、细化量化创建指标和评估验收标准,共规划“无黑无恶”示范创建县区12个、镇办134个、村社区1785个,创建覆盖率达96.53%。安康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成效得到全国扫黑办第27特派督导组肯定。

市域社会治理加快步入现代化

不断将平安安康建设推向更高水平

奋力开启创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城市、全国平安建设优秀城市新征程,防风险、补短板、固根基、增活力,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社会稳定风险有效化解在市域。安康政法战线挺身疫情一线,迅速启动战时机制,第一时间搭建陕鄂协作平台,在法治轨道上做好护安全、战疫情、保稳定各项工作,平利县关垭子公安检查站获评“全国公安系统抗疫先进集体”。深入开展房地产和金融领域“两个专项整治行动”,依法整治违规建设、物业企业、中介机构等房地产领域问题115个,对42家民间金融机构开展合规性检查,显著净化了行业环境。运用多元途径解决矛盾纠纷,群众对诉求解决的满意率达到99.29%,重大风险及时预警、有效防范,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率均达到100%。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有力有序推进。市委四届十次全会提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全省走前列全国争一流”的奋斗目标,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安康市创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城市《实施方案》《工作指引》等系列指导文件,市委常委会5次、市政府常务会4次专题研究,市人大、市政协专题调研、视察,市委平安安康建设领导小组出台6个配套文件,全面推行“六个一”机制,有效推动132项指标落实落地。在1364个搬迁安置区创新社会治理,调研起草加快推进易地搬迁新社区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实施意见》,加快“六化同步”进程,占全市人口31%的搬迁安置群众在秦巴上乡巨变中同步收获了平安和幸福。基层社会治理展现创新活力。汉阴县被确定为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首批试点单位;石泉县“书记民情三本账”入选全国2020年社会治理创新典型案例;白河县“党建+社会治理‘真人网’”织密织牢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线,创新推行易地搬迁户“居住簿”制度,解决了人户分离后社会治理难题;岚皋县《搬迁群众这样找到归属感》的基层治理经验在《人民日报》刊发;“三个精准防范”“三力联调”“挨户防”“家家帮”等创新做法,不断激发基层社会治理活力。

政法领域改革迈出新步伐

让看得见的公平正义饱含温暖直抵人心

始终把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期盼与向往,作为安康政法人不懈追求的奋斗目标。全面深化政法领域改革,十八大以来部署的214项司法体制改革任务全面完成,今年的28项重点改革事项和12项自主改革事项全部落地,4个改革案例收入《全省政法领域优秀改革案例选编》。“司法责任制综合配套改革”推出新举措。法院系统创新实行二审民商案件全员速裁,全面完成跨域立案全国试点,诉讼服务质效和结案率均位居全省第一;检察系统每季度向社会发布“十大业务”主要办案数据,推动“四大检察”均衡发展。“公安执法规范化”取得新成绩。2项移动警务应用分获全国公安系统一、三等奖,规范化执法9项指标位居全省第一,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成为全省样板,市公安局作为6个“市级全国执法示范公安局”之一,受到公安部表彰。“破小案暖民心”收获新成效。建立《破小案暖民心“十个一”工作新机制》,故意伤害、抢劫、入室盗窃、盗窃机动车案件同比下降32、25、9.1、8个百分点,为群众追赃返财2000余万元。“现代警务”取得新进展。40个智慧安防小区相继落地,岚皋县相关经验被《人民日报》等多家媒体刊载,2个“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受省公安厅命名。“生态检察”探索新实践。紫阳县在全省率先设立驻环保局检察室,平利县“生态检察”工作被省检察院评优,毗邻地区生态保护协作机制不断完善、常态运行。“诉源治理”打造新品牌,旬阳法院获评“全国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先进单位”,“老刘说事室”“老吕调解室”“三力联调”等调解品牌扎根群众、彰显效应。法学会建设展现新作为,市、县两级建成“法学会会员之家”11个,组建安康法学专家和青年法治人才库,成立法治政府建设与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研究会,印发《加强法学会会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法学会会员作用的意见》,7篇法学理论研究和调研成果在“陕西法治论坛”获奖。

驰而不息正风肃纪扬正气

着力锻造全面过硬的新时代安康政法铁军

站在新的起点上,推动全市政法队伍争做政治过硬、信念坚定的表率,业务过硬、创新创优的表率,责任过硬、实干作为的表率,纪律过硬、清正廉洁的表率,作风过硬、执政为民的表率。聚焦政治引领,探索建立政治轮训、政治督察、“两单两考两通报”、末位淘汰等制度,组织政法系统开展“学条例、践使命、勇担当”演讲比赛,公安机关“双品培验”经验被中省推介,旬阳法院被最高法院确定为党建联系点。聚焦素能提升,以大讲堂、小讲堂为载体实施理论“充电”,推动政法干警到反恐维稳、扫黑除恶、执法办案第一线摔打磨练,实战中涌现出一批以“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李宗国为代表的先进典型。市委政法委牵头成立由35名法律工作者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组成的案件评查组,集中开展案件评查,以绣花功夫推动执法司法能力提升。聚焦教育整顿,在全市政法系统开展作风整饬,建立完善纪律作风督查巡查制度,定期通报政法干警违法违纪情况;汉滨检察院队伍教育整顿学习教育环节试点工作圆满完成,正风肃纪持续迈出新步伐,安康政法铁军不断展现新风貌。

(安康市委政法委 薛巍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