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丨宝鸡眉县综治中心:凝聚合力 破解难题 积极打造平安建设实战新平台

宝鸡市眉县综治中心以破解矛盾纠纷堵点问题和提升社会治安防控能力为目标,搭建平安建设实战新平台,融合解纷资源力量,健全解纷制度机制,构建治安防控智慧体系,全县纠纷增量下降 22.5%,治安刑事案件分别下降8.3%、17.9%,万人成诉率下降0.07%,平安建设满意度大幅提升。

融合资源,破解纠纷化解力量分散难题

以实体化建设为切入点,创新性建设一站式综治中心,破解纠纷化解力量,分散痛点。职能部门按需进驻,整合信访、司法、公安、法院、检察等资源力量,通过集中办公、集约管理、集成服务,强化协同、优化流程,建成集接待、受理、调处、回访于一体的实体化、实战化综治中心,让群众“进一扇门、解万般难”。区域窗口按需设置,配置引导受理、多元调解、法律服务、指挥调度四个基本功能区,开设信访、住建、人社、市场监管、自然资源等10个开放式接待窗口,灵活采取常驻、轮驻和随叫随驻相结合的方式抽调业务骨干,常态化、一站式开展联合调处。专业调解按需入驻,立足县情实际,将矛盾纠纷易发多发的婚姻家庭、猕猴桃产业、交通事故、住建物业、劳动人事5个行业性调委会入驻中心,专设心理咨询室、人民调解室、仲裁裁决复议室、律师工作室、检察服务室、诉前调解室、信访行政办理室、速裁法庭8个专业性调解室,强化政策指导、法律引导和心理疏导,实施专调、访调、警调、检调、诉调“五调联动”,多元模式定分止争、化解矛盾。综治中心运行以来,累计接待群众4200余人次,提供法律援助450件,解决突出信访问题42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320件,调处化解成功率达到98.25%。

image.png

健全机制,破解纠纷化解衔接不畅难题

以规范化运行为落脚点,不断健全完善综治中心制度机制,统筹各方作用,推动解纷长效长治。建立定期会商机制。由综治中心主任牵头,每周召集中心全体入驻人员集中会商,分析研判安全稳定形势,安排部署阶段性重点任务。遇有重大疑难案件和突发情况,启动个案会商机制,专题研究具体化解稳控措施。建立闭环处置机制。完善流转机制、协同机制,建立逐人登记引导,窗口接待受理,分流归口办理,限时跟踪督办,专人回访反馈的闭环模式,实行“中心吹哨、镇街部门报到”,切实解决群众诉求“空转”的痛点,让群众安心说事。建立考核评价机制。以“四下降、两上升”(信访存量下降、纠纷增量下降、越级访下降、万人成诉率下降,调处化解满意率上升、平安建设满意度上升)为目标,出台《综治中心制度汇编》,建立综治中心日常管理、工作人员行为规范、文明服务等制度,以目标量化、责任具体化、考评条目化“三化”为标准,压实过程管理,确保中心规范运行,集聚解纷合力。 

image.png

构建体系,提升治安风险防控水平

以智能化应用为着力点,构建预警防范智慧体系,提升治安风险防控水平。智能化防范。坚持风险隐患发现在早、防控在小,以覆盖全县村组(社区)街巷的1480路雪亮工程、4650路综治小探头为支撑,全时段动态收集各类风险,全天候发现隐患问题,实现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信息化预警。在全县中小幼学校、商超、公园等人员密集场所安装一键报警系统87个,遇有突发治安事件,预警信息直达110指挥中心,第一时间出警处置。在夜市、广场、党政机关、学校医院等重点部位,安装电信视觉超算高清探头63路,实时感知治安状况,自动识别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等重点人员异象,精准预警防范治安案事件发生。网格化排查。坚持“一网构建、全域覆盖”,划分974个基础网格,1226名网格员安装平安宝鸡手机APP,以短平快和扁平化方式摸排治安隐患、收集治安问题,实现治安风险隐患排查化解线上线下、全域全员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