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说一联”机制助力提升防范化解邻里纠纷效能
陕西省延安市以“三治融合”(自治、法治、德治)为目标,不断加强和创新“两说一联”(群众说事、法官说法、干部联动)工作机制,搭建起干群连心桥,防范化解农村邻里家庭纠纷,成为“枫桥经验”在延安的生动实践。
畅通“群众说事”渠道,激发自治活力
“群众说事”就是指用拉家常、讲政策、讲道理的方式化解邻里纠纷矛盾。“说事”的过程主要包括“理、议、办”三个环节,采取群众要求说、登门入户说、主动邀请说、不便用卡说的四种方式来进行。明确责任。在收到群众诉求后,能够当场解决的当场解决,需“三委会”或县、乡部门研究解决的,于3个工作日内形成初步意见上报,抽调相关人员进行进一步调查了解邻里纠纷事由,有的放矢化解矛盾。集中民智。针对邻里纠纷,通过召开议事会,鼓励群众畅所欲言,充分发表各自见解,汇集民智确定调处方案。整合民力。在议事会结束后,按照“上下联动、整体配合”的原则,落实责任主体和“说事人”,确定办理措施,确保邻里纠纷化解到位。目前,全市建立“能人”调解库13个,调解人员3460名,建立人民调解组织2128个。
拓展“法官说法”范畴,强化法治保障
“法官说法”是进村入户把法律服务送到群众身边,运用“法官说法”将法律手段与道德约束、村规民约有机结合起来,做到源头预防和依法调解相并重。法治宣讲会上说。采取编发普法案例、举办法治讲座等形式,宣讲与村民生产生活密切的法律法规,从源头上预防发生邻里纠纷。法律咨询当面说。联村“法官”面对面向解答涉及邻里纠纷事项的法律问题,使村民掌握法律法规常识,自觉合理合法处置各类问题。调处纠纷现场说。通过现场指导乡村干部排查化解邻里纠纷,发挥“传、帮、带”作用,提高基层调解工作能力。目前全市建立“法官”说法库13个,“说法”人员836名。见面不便电话说。当群众有法律诉求,可通过打电话、网络交流等多种方式,及时解答群众提出的法律问题,为群众提供便捷周到的法律服务。
提升“干部联动”效能,做实德治教化
在原有干部联村的基础,将公安民警、调解员等行政执法人员,第一书记、产业扶贫干部等纳入联村队伍,以“努力重现延安时期‘十个没有’良好社会风气”为目标,制定新时代“十个没有”平安建设标准体系,建立“干部包联事项清单”,落实定期走访、限期办理、绩效回访三项措施,采取“一联一”、“多联一”方式包联帮扶,深入推进平安镇街、村社、家庭创建,扎实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发挥村(社区)道德评议会、善行义举榜等平台作用,广泛开展“身边好人、乡贤能人”等系列选树宣传活动,弘扬公序良俗,加强村规民约建设,抵制婚丧大操大办、高额彩礼、铺张浪费等不良习俗,用良好的社会规范实现德治教化,有力推动民风更加淳朴,邻里更加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