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丨汉中市锚定“五个规范化” 努力推动化解矛盾纠纷“最多跑一地”
汉中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县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为重点,锚定“五个规范化”,推动资源整合、力量聚合、业务融合,努力实现人民群众化解矛盾纠纷“最多跑一地”。截至3月底,县区综治中心均实现了“有牌子、有场所、有力量、有机制、有效果”的“五有”目标。
科学功能分区,实现“一站式”服务全覆盖。各县区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选择辐射能力强、交通相对便利、群众办事方便的场所进行改造提升,按照“1+1+N”布局,科学设置1个群众接待(导诉分流)厅、1个指挥调度中心、N个功能区。群众接待厅具备群众引导、综合接待、登记受理功能;指挥调度中心具备系统运行监测、风险研判、事件处置等功能;功能区具备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法律监督、心理咨询等功能。建设规模上,平川县区均在1500平米以上,山区县均在500平米以上,满足了群众办事需求。
整合多元力量,充分赋能精准解纷。各县区按照“2+5+10+N”模式推动职能部门入驻综治中心,信访接待、公共法律服务2个中心全员入驻,政法单位和信访5个部门派员常驻,10个矛盾多发领域部门和群团组织派员轮驻,相关部门根据阶段性工作和突发矛盾处置需要随叫随到。部分县区还结合各自工作实际,推动诉讼服务中心、公安快反中心、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特色调解室等入驻综治中心。
健全运行机制,闭环化解矛盾纠纷。制定三级综治中心实战化运行《工作指引》、镇(街道)“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预防化解中心《工作办法》和闭环工作流程图,规范矛盾纠纷信息汇集、分流交办、分析研判、多元化解、回访销号各环节工作。建立预警研判、协调调度、督办问责、联镇维稳“四项机制”,按照矛盾纠纷化解法治化“路线图”,完善职责清单,确保群众每项诉求都“导得出”“接得住”,形成“综治中心负责程序性推进、办理部门负责实质性解决”的工作格局。
强化督办落实,全流程监督保障责任落实。全程掌握矛盾纠纷所处的办理程序,及时对相关入驻部门提醒、督促、催办,推动矛盾纠纷及时化解、有效化解。3月以来,县区综治中心化解矛盾纠纷229件,办结信访事项353件,受理诉讼服务2288件2364人次,检务服务46件35人次,咨询服务群众1384件1525人次。
坚持科技赋能,提升服务工作效能。建成集综治基础数据、矛盾纠纷化解、网格服务管理、指挥调度等功能于一体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息平台,网格员依托汉治通APP发现上传矛盾纠纷,市、县区、镇(街道)逐级解决,系统对矛盾纠纷化解超期未化解、变化异常等情况进行预警提醒,实现矛盾纠纷在系统内闭环流转、精细化管理。目前,处置各类网格事件69.3万余件,流转矛盾纠纷2.1万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