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平利检察:能动履职 守护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近年来,安康市平利县厚植绿色发展本底,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稳居省市前列,森林覆盖率达72%,出境断面水质保持国家Ⅱ类标准,荣获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平利县人民检察院始终牢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持续做好人民群众可感受、能体验、得实惠的检察为民实事,充分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多方发力,拓展生态保护视野。在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邀请“益心为公”志愿者参与团建活动,开展活动的同时贯穿检察机关对新时代检察事业的期许,提升志愿者团队认同感,调动“两哥一嫂”履职积极性。益心为公志愿者队伍通过“益心为公”检察云平台提报生态环境类案件线索15条,成案10件。借助消费者权益日、平安建设集中宣讲等宣传活动日、“两微一端”等网络宣传平台,积极宣传公益诉讼检察职能,科普生态环保法律知识,提升群众环保意识及法律意识,在生态环境检察中心收集群众举报涉生态环境保护类案件线索11条,成案11件。积极运用陕西数字检察中心的大数据监督模型,获取相关信息数据,通过比对,办理涉生态环境领域案件4件,通过大数据,凝聚守护公益的合力,开拓案件线索来源,持续提升监督履职能力。
强化履职,守好生态保护底线。将大气、河流、固体废弃物作为公益诉讼办案的重点关注领域,针对污水乱排、弃渣乱堆乱倒、矿山企业扬尘等问题,坚持依法办案与促推整改相结合,在厘清法律关系,辨明法律职责的基础上,对职能部门履职不到位的情况,及时发出检察建议,促推有关单位依法履职、全面整改、建章立制,将监督办案效果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2024年1月至5月,已办理生态环境领域公益诉讼案件27件,将破坏生态环境问题从源头上进行系统治理,切实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成效。
下一步,平利县检察院将继续履行好公益诉讼检察职能,持续打好生态环境保护攻坚战,用个案办理的“点”画出行业综合治理、源头治理、长效治理的“面”,让检察“蓝”与平利的生态“绿”交相呼应,以检察力量守护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发展。(通讯员 姜国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