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检察职能 用心用情办实事
2021年以来,宝鸡市凤翔区检察院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引领,聚焦“四大检察”“十大业务”,认真践行人民至上理念,大力开展“检察为民办实事”实践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
立足刑事检察“办实事”。不断做优刑事检察,始终保持对盗窃、抢劫、诈骗等侵犯财产类犯罪以及电信诈骗、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等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积极参与“断卡”专项行动,办理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案件35件49人。办理的王某某电信诈骗案,为被害人挽回经济损失5000元。针对办理的辛某等2人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件,督促公安机关做好追赃挽损工作。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依法严惩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探索开展主动告知被侵权企业诉讼权利制度,办理假冒注册商标案件3件11人。办理国家司法救助案件10件,为生活较为困难的15名刑事案件受害人及其家属发放司法救助金12万余元,其中低保户2人,退役军人1人,未成年人1人。
立足民事检察“办实事”。持续做强民事检察,通过学习研究民法典关于民事主体行为规范及民事司法裁判规范的调整变化,提高监督的前瞻性与针对性。办理民事审判程序违法案件20件,发出检察建议18件,法院采纳18件。办理民事执行监督案件22件,发出检察建议19件,法院采纳19件。紧盯民间借贷、保险理赔等领域“打假官司”现象,加强与人民法院、公安、司法行政等部门的沟通,办理的一起虚假诉讼民事监督案件,被该区人民法院采纳并依法撤销原审判决。建立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协作机制,维护弱势群体合法权益。与区人社、公安等部门共同协作,帮助28名农民工讨回“血汗钱”29万余元。
立足行政检察“办实事”。努力做实行政检察,为维护人民群众利益和保障辖区企业发展做出检察贡献。办理行政审判程序违法监督案件7件,发出检察建议7件,法院采纳5件。行政非诉执行监督案件12件,发出检察建议12件。常态化开展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工作,采取多次走访、主动倾听、释法说理、公开听证等方式对行政争议案件进行实质性化解。2021年6月份,在走访过程中,获悉辖区内某企业因运营困难,拖欠土地出让金滞纳金达16万元,立即启动行政争议案件实质性化解程序,组织行政主管部门与该企业进行协商,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人民监督员进行公开听证。为该企业减免滞纳金8万元,在保证滞纳金收缴的同时也使企业得以正常运营。
立足公益诉讼检察“办实事”。倾力做好公益诉讼检察,将此作为守护“绿水青山”,维护老百姓“舌尖上”“脚底下”安全的重要抓手。办理生态环境领域案件54件,资源保护领域6件,食品药品领域3件。办理食品药品安全领域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1件。依托开展“寻访革命旧址、保护革命文物,传承革命精神”专项活动,针对位于陈村镇紫荆村的“西府出击”革命旧址原彭德怀办公室旧址窑洞上方覆土存在下陷现象,窑洞有塌陷风险,旧址广场西侧护栏存在断裂问题。及时发出检察建议,督促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了修缮维护。建议相关部门对城区影响特殊人士通行的道路和设施进行改造,为特奥会的顺利举行贡献了检察力量。
(宝鸡市凤翔区检察院)